曾經有一段時間,許多人討論「躁鬱症」,但在醫學上,這個名稱已經過時,現在正式稱為「雙相情緒障礙」(bipolar disorder)。顧名思義,這種病症的患者情緒會出現兩種極端:有時高漲,有時低落。
雖然名稱改變了,但患者在生活中面臨的挑戰依然如故,特別是在職場上,往往會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。在情緒高漲或躁狂的時候,雙相情緒障礙的患者通常會表現出:減少睡眠卻精力充沛、亢奮、自信心爆棚、思維敏捷、語速加快,以及容易衝動行事等。乍聽之下,這似乎並不壞,自信和快速思考都是好事,但如果和他們同在一個團隊工作,感受就完全不同了。
堅持爭論問題,寧願不下班
這類人士在情緒高漲時,常常會認為其他人的工作效率太低,無法與自己相比,甚至會毫不客氣地批評他人。在會議中,他們搶著發言,不給其他人機會,這使得團隊協作變得困難。有時情緒過於亢奮,也容易引發憤怒,經常在工作環境中大聲斥責他人。他們往往忽略了同事之間的潛規則,例如要留三分餘地,這樣的人自然難以受到歡迎。
如果你的工作環境或團隊中有一位經常躁狂的雙相情緒障礙患者,首先要記住,不要和他爭論。這類患者很難被說服,爭論只會讓他們更加亢奮,覺得你在挑戰他,甚至寧願不下班也要和你爭論到底。如果向上司反映,讓他被解僱,雖然能減輕同事的壓力,但對解決患者的問題卻毫無幫助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表現出色卻被解僱,這不一定會令他們情緒低落,反而可能更加高漲,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不怕困難,能在其他公司找到更好的工作。這種情緒高漲可能會逐步走向極端,影響周圍所有人。
因此,爭論和解僱對於躁狂的患者都無法提供幫助。這是一種需要醫生診斷和治療的疾病。當前治療雙相情緒障礙主要依賴藥物,包括情緒穩定劑和抗抑鬱藥,這可以幫助平衡腦內化學物質,穩定情緒;再加上認知行為治療和人際關係療法等心理治療,能為患者提供一定的支持。
躁鬱症前兆有哪些?成因是什麼?
躁鬱症患者會經歷情緒的極端波動,主要分為兩個階段:躁期和鬱期,以下為躁鬱症的前兆:
躁鬱症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確,但研究顯示,以下幾個因素可能與其發生有關:
理解躁鬱症的前兆和成因有助於早期識別和干預,若您或身邊的人出現上述症狀,應盡快尋找專業人士幫助。躁鬱症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、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。
幫搜尋找適合您的心理咨詢服務
藥物是治療精神健康的主要方法,因此透過藥物使腦內分泌令情緒穩定下來從而得到平衡,而心理輔導或咨詢並不能代替藥物治療。但有助患者的認知行為治療、人際關係療法等心理治療,可為患者帶來一定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