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幫搜營養管理】正所謂3分靠運動·7分靠飲食 | 運動前後的飲食小貼士

分享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email
Share on whatsapp

還未成為會員? 立即登記

現代人越來越注重 work life balance,日常除了要培養運動習慣外🏃,還要建立良好飲食習慣🍎。而運動後的飲食就更有學問,因為營養與運動表現是相輔相成的,運動後身體會流失能量,讓人感到疲累,正確的飲食有助於促進運動後的肌肉修補和體力恢復。

此外,營養補充的時間亦很關鍵。台灣營養師高敏敏建議,運動後20-60分鐘內是最佳的營養補充黃金時期。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內,大部分營養素會用於肌肉修復,而非堆積成脂肪。因此,運動後適時補充能量和營養尤為重要。


除了注意補充營養的時間和食物選擇外,攝取量也很關鍵。建議以 3:1 或 4:1 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為主。同時,運動過程中要記得適度補充水分和電解質,幫助新陳代謝。此外,平時要保持適量的肌力訓練,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。

運動後合理的營養補充、恰當的補充時間和充足的水分補充,都對身體恢复體力、修复肌肉損傷非常重要。只有做到飲食和運動並重,才能為身體提供全面的營養支持。

🥣運動前後應該吃什麽?🥣

🏋🏻‍♀️運動前

  1. 低GI (升糖指數) 碳水化合物
  • 紅米、糙米、意粉、藜麥、小扁豆
  • 全麥、黑麥麵包、麥片
  • 南瓜、粟米、紫薯
  1. 蛋白質
  • 雞胸肉、魚肉、牛肉
  • 雞蛋、牛奶、堅果

🏋🏻‍♀️運動後

  1. 適量高 GI (升糖指數)食物
  • 香蕉、番薯、麵包、米飯、蘋果
  1. 易消化蛋白
  • 牛奶、豆漿、雞蛋、蝦

以上資料僅供參考。

  • title_icon_newsletter 訂閱

立即訂閱,優先掌握幫搜最新推廣及優惠!